便攜式氨氮測定儀是水質檢測中的重要工具,但許多用戶對其原理存在疑問。本文將詳細解析氨氮測定儀的核心技術原理、檢測方法及常見問題,幫助您科學理解其工作邏輯。 氨氮(NH?-N)是水體中常見污染物,主要來源于農業廢水、工業排放和生活污水。過量氨氮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,危害水生生物,因此快速準確的氨氮檢測對環境保護至關重要。便攜式氨氮測定儀因其操作簡便、結果精準,成為現場檢測的首選設備。 便攜式氨氮測定儀的核心技術原理 便攜式氨氮測定儀主要通過分光光度法或電極法實現檢測,以下是兩種技術的詳細原理: 1. 分光光度法(主流技術) 原理:通過化學試劑與水中氨氮發生顯色反應,利用光學傳感器測量吸光度,換算成氨氮濃度。 具體步驟: 水樣預處理:加入掩蔽劑消除干擾物質(如余氯、硫化物)。 顯色反應:常用納氏試劑法或水楊酸法,氨氮與試劑反應生成黃色或藍色化合物。 吸光度檢測:光源發射特定波長光線(如納氏試劑對應420nm),光電傳感器測量透射光強度,吸光度與氨氮濃度呈正比。 數據計算:內置校準曲線自動換算濃度值。 優勢:精度高(可達±5%)、檢測范圍廣(0.02-50mg/L),符合國標《HJ 535-2009》。 2. 氨氣敏電極法 原理:利用電極對氨氣(NH?)的選擇性響應,通過電位變化測定濃度。 工作流程: pH調節:加堿將水樣pH升至11以上,使銨離子(NH??)轉化為氨氣(NH?)。 氣體擴散:氨氣透過電極的透氣膜,與內部電解液反應改變電位。 信號轉換:電極輸出mV級信號,儀器轉換為濃度值。 優勢:抗干擾性強,適合高濁度或有色水樣,但維護成本較高。 便攜式氨氮測定儀通過分光光度法或電極法實現精準檢測,理解其原理有助于正確操作和設備選型。如需了解更多技術細節或產品信息,歡迎訪問邁德施官網獲取專業支持。
本文連接: http://www.topinvest.cn/newss-3299.html
|